日立 RD-12FG 評測 使用心得 以及學到的教訓

基本觀念:為什麼要用 除濕機 & 適濕功能 我在大學的時候買過一台 Panasonic F-Y907MW ,只用一年就脫手了。 那台讓我學到很重要的一件事: 放在家裡的除濕機,一定要有適濕功能 。 人體最舒適的 相對濕度(RH) 大約在55%~65%之間,所謂適濕功能就是:除濕機會依照當時室溫調整除濕的底線。 這點非常重要,因為剛才說的那台F-Y907MW,就是會把到房間除到30~40%那種,沒有特別注意的話,有時會突然發現怎麼開始嘴唇乾裂、皮膚、喉嚨、眼睛都不舒服之類的。除非是大空間、書庫之類的才適合。(沒錯,我大學的圖書館就是擺這台,而我竟然把它擺在房間...) 太乾不行,但沒有除濕機也不好,因為台灣初夏起幾乎都是隨便70%以上;住套房更慘,浴室的濕氣會讓整個房間維持在80%以上,太濕除了不舒服,黴菌、塵蟎也比較容易滋生,物品也容易壞。 我選擇 日立 RD-12FS/FG 的考量 安全考量 Google "除濕機招回" 就可以找到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招回機型的公告,每年都有。我鎖定知名品牌、且近幾年沒有被召回過的,符合條件的有:Panasonic、日立、三菱。 但三菱的除濕機都是1萬起跳,想說之前也買過 Panasonic了,所以這次選了日立。 另外雖然我是3M的粉絲、目前3M除濕機也沒有召回記錄,但這似乎是比較新的產品線,還不太敢冒險。 除濕力考量 我有個朋友買 勳風 HF-619 ,這台是用熱電效應除濕,而不是壓縮機。雖然我朋友認為這樣就可以不用擔心燒壞問題,可以全年無休除濕,價錢便宜、耗電也少。不過我後來想想,這兩台的耗瓦雖然是85W比135W,但後者的額定除濕力卻是8倍啊! 而且實際使用發現,只要我把房門打開(公寓),房間RH還是很容易就升高5%左右,並沒有辦法抵擋住空氣流通時的狀況,但又不能不通風,也因此只有1/8除濕力的那台就更不用說了。 註:耗瓦是參考廠商公布的數據,但是否是全速運轉時所測得?這點不確定。 日立 RD-12FS/FG 的特色&缺點 FS/FG的差別 首先,FS跟FG的差別只在於顏色,我猜代號是這樣來的: S=しろ (shiro)=白 G=Grey=灰 照缺貨的程度看,白色似乎比較受歡迎,因我我本來也想買白色。不過看到灰色版